發新話題
打印

6種通過“性傳播”的病你知道幾個?

6種通過“性傳播”的病你知道幾個?

當代人尤其是成年男女對於“性”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避諱了。無論是萍水相逢的有情人,還是相戀已久的小情侶,再或是結婚成家的老夫老妻,都需要“性”的滋養。
不過,隨著人們的思想觀念逐漸變得開放,性行為所引發的潛在問題也隨之而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因性行為導致相關疾病傳播的概率正在成倍增長。必利勁
印度希愛力
超級希愛力

以最令人聞風喪膽的HIV為例,根據對比,2017年我國年輕人當中(15歲至29歲年齡段)男性HIV發病率較2004年平均增幅超過30%。而女性中該數值則達到12%。其中15至19歲階段,增長最為明顯。


一、人們為什麼更容易染上性病了?
1、態度更加開放
過去人們對“性”保持著嚴防死堵的態度,因為關係到名聲,尤其是對女性,所以不得不從根源上阻止。但現在不同了,人們對性行為的態度發生了轉變,而越發開放的態度,則使得人們更容易接觸到疾病。
當代人對性的追去不再是戀愛、結婚,隨著各種社交軟體的興起,隱藏功能被發現,人們的性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有研究指出,性病發病率較高的地區,社交軟體使用率也很高,足見其中的因果關係。
2、忽視預防
當代人對於性病的認知比較薄弱,性行為過程中也不注重自我保護。要知道,有些疾病通過現代醫學無法徹底根治,所以從根源上預防,才能減少人們的身心負擔,同時保持健康。
3、健康關注度提升
當代人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身體有個病痛自己解決不了,基本都願意就醫檢查並治療。隨著接受性病相關檢查的人數增加,潛在的患病群體也被一一發現。
可以這麼說,患病人數不多,某種程度上可能與篩查普及度不高有關。如果人人都像做核酸一樣定期篩查,潛在的性病患者自然無處遁形。所以患病率有時候不能代表患病的實際人數,除非廣泛篩查。


二、除了HIV,這些病也可通過“性”傳播
1、梅毒
HIV病毒被發現前,梅毒曾獨霸一方,被人們視為性病之首。該病症主要通過血液、母嬰、性三種方式傳播,如果忽視治療,就會讓病人出現皮膚性黏膜損傷,導致全身多處潰瘍。
2、淋病
該病症也是性病中常被人提起的一種,常見於不潔性行為,比如混亂的婚外情、嫖娼等。當然,這種病症不僅限於性傳播,如果普通人與患者公用衛生物品,比如馬桶、被褥、毛巾等,也有可能發生感染。
3、生殖器皰疹
該病症的主要表現為外生殖器皮膚出現皰疹,部分患者還會有出現皮膚破潰、糜爛的現象,嚴重時會波及尿道,導致排尿疼痛。該病症目前不能根治,容易反復發作,只能通過藥物控制。
4、衣原體感染
該病症在女性當中較為常見,發病時會影響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健康,甚至波及視力。如果不積極治療,發病後就會導致視力下降、不孕等症,即便成功受孕,異位風險也比普通人要高出許多。
5、乙肝
在人們認知當中,乙肝主要通過母嬰、血液等方式傳播,殊不知,性行為也可導致病毒感染。乙肝是病毒入侵導致的,因此,各種可攜帶病毒的方式,都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性傳播也不能例外。
6、陰虱
與性病不同,該病症屬於寄生蟲病,主要由性行為發生身體接觸後傳播。如果事前事後沒有做好基本的衛生工作,陰虱感染率還會進一步增加。該病症的主要表現為陰部瘙癢感明顯,部分人甚至會感染腋下。
三、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
性生活不要太過隨意,自然是最有利於預防性病傳播的。如果經常接觸一些“不知底細”的人,感染的概率就會提升。
然後是積極自查。前面我們說過,性病的感染方式不只有性生活,還有其他多種方式也會在悄然之間讓人感染。如果忽視自查,沒有及時發現自己的潛在問題,那麼後期治療上就會遇到一定困難。
建議大家平時多觀察身體變化,尤其是皮膚、分泌物、排尿情況等方面。如果皮膚出現瘙癢感、丘疹、破潰,排尿有明顯的灼燒感、刺痛感,分泌物過於黏稠、有異味,則需及時就醫確認情況。
總結:
當代人患性病的概率越來越高,很大程度上與大家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態度的轉變有關。只有積極做好保護措施、潔身自好,才能避免此類問題。各位朋友,你對感染性病有何看法?你平時會關注這些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