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知的四個境界

認知的四個境界

今天想轉述一下羅胖採訪獵豹CEO傅盛的一篇文章。傅盛認為區分人與人之前的高低並不是以所謂的種族、膚色或者家庭背景來區分的而真正區分的是認知就是人與人之間認知等級的不同而最終導致了地位的差異。


他把一個人的認知狀態分為了四個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首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個境界的人一般都生活在自滿而無知的狀態之中,這個時期的文明是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以為自己已經擁有了世界上的所有知識,要麼祖宗的經典已經說了,要不就是不重要的知識。古代人們文明,大部分就是出於這種狀態之下,最典型的比如天圓地方說,還有中世紀天主教對人們的迫害等。


第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這個時期的人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可以接受自己還有很多知識不知道的這件事,也許這在我們現代人開來,這是非常正常的,但其實是因為我們每個都已經經過現代化的洗禮。這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精神,正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源泉。要知道,人的大腦是一種本能的腦補機制的,簡單說來,就是我們的大腦無法容忍自己的世界是殘缺的,如果發現不知道的事情,就會用想像力把它補全。比如古代的人們無法解釋為什麼會下雨,所以就腦補出了一個龍王爺。印度必利吉
犀利士5mg
液態威而鋼
第三,知道自己知道


這個境界的難點在於,我們不僅得明確的把我自己的認知,還要知道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在整個認知版圖裏的位置。說白了,你得知道,你和不知道這件事的人的區別在哪里,你還要知道,你比高明的人比你高明到哪里。形象的說,在這一層的人,就找到了探索和提升認知的通路,做到了知己知彼。也知道了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在這個時候的人,我們也許可以稱他為:智者。


第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這個境界就是認知本身已經成為了自己的一種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可以隨心而用了。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無為的境界。比如譜一首曲譜可能對於頂級的音樂家來說,已經是意見自然而然的事,可能只是因為有了一個靈感,曲譜就像流水一樣流淌了出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