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聽從內心的聲音

聽從內心的聲音

善於傾聽永遠是一種做人的美德。只不過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習慣聽從來自外界的聲音有人則習慣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後者似乎更少一些。
  伊莎多拉·鄧肯的一生跌宕起伏,絢爛多姿,這在她坦率、聞名的《鄧肯自傳》中有真實可感和深入人心的講述。這位誕生在大海邊的女孩自幼不相信聖誕老人,而且蔑視一切陳規,討厭所有的浮華做作,僅僅聽從內心的聲音。
  鄧肯還在小姑娘的時候,母親送她到名師那裏去學芭蕾舞。芭蕾舞在當時是西方舞臺的主流,高雅、神聖,不可侵犯,人們也以此為榮。但是鄧肯只上了三節課就離開了,而且再也沒有回到跳芭蕾舞的人群當中。她厭惡芭蕾舞的程式化,厭惡那種約束人的舞鞋和束身衣。從這時起,她就  地意識到她理想中的舞蹈應該是這樣的:一定要表現人類的精神與靈魂,僅僅需要聽從內心的聲音——那至高無上的指令。
  在她的舞蹈學習班上,哪怕面對的是最年幼無知的學員,她也要告訴他們:“用你們的心靈去聽音樂。現在,你一邊聽,是不是同時能感覺到有一個自我正在你內心深處覺醒?——正是靠這個自我的力量,你才抬起你的頭,舉起你的臂,慢慢地走向光明。”
  她的觀點驚世駭俗,她跳舞的方式更是驚世駭俗。在排練室中,鄧肯常常一動不動地佇立幾個小時,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不停地思索,努力尋找舞蹈動作的最佳噴發點。演出時,她徹底拋棄了傳統的舞鞋和舞衣,改穿寬鬆裙袍或透明紗衣,赤著雙足,自由擺動,自由起舞。她相信“最自由的身體蘊藏最高的智慧”。
美國黑金

  為給自己的舞蹈爭得一席之地,鄧肯攜帶家人流落異國他鄉,屢敗屢戰,百折不撓;拒絕了權貴們用以尋歡作樂的高酬演出邀請,一度身無分文,僅靠一箱番茄和母親的支撐維持了一個星期的生計。經歷無數的坎坷波折,她依然聽從內心的聲音,依然“跨大步伐,跳前跳後,跳上跳落,仰高頭,揮動臂膀,跳出我們先人的開拓精神,我們英雄的剛毅,我們婦女的公道、仁慈和純潔,和因此表現出來的母親般的慈愛和溫柔”。聽從內心的聲音,這給了她異乎尋常的生存勇氣,使她在絕望的穀底得以重生,終於使她的舞蹈大放異彩,轟動世界,也使她最終成為“現代舞之母”,以她振奮人心、難以超越的舞蹈思想和舞蹈動作,影響了世界舞蹈的發展進程。希愛力

必利勁


  讀完《鄧肯自傳》後,經朋友的推薦,我又讀到了一位作家聽從內心的聲音,一步一個腳印寫出的書《等待》。此書榮獲2000年福克納小說獎,作者哈金,被讚譽為“在疏離的後現代時期,仍然堅持寫實派路線的偉大作家之一”。
  最近在網上無意間看到餘華的一篇文章《一個作家的力量》,我方才瞭解到《等待》獨特、艱辛的創作過程。哈金是中國人,1956年出生,當過兵,念過大學,29歲時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任教於波士頓大學。生活不成問題,但用英語寫作,對於在漢語中成長起來的成年人哈金來說,就成了很大的問題。美國在很多方面十分規矩,身為英語文學寫作教授,哈金不能向他的同事請教,更不能向他的學生切磋,他的夫人也是一位地道的中國人,她的英語表達能力遠不如哈金,可以說當時的哈金在用英語寫作時“舉目無親”、“眾人皆醒,獨我懵懂”。怎麼辦?只能聽從內心的聲音,只能依靠自我的力量。我們無法具體地瞭解哈金在創作《等待》的過程中所付出的艱辛和掙扎,不過可以從他修改全書20多遍的功夫上,足以讓我們對他的艱苦摸索深感敬佩。餘華說:“(這)並不是為了對人物和故事細節上的把握,而是對英語用詞的分寸把握。”這就是一個人的力量,無論他身在何處,他永遠能夠傾聽到的首先是他內心的聲音,首先應該聽從的也是這種聲音,這才是成功者最有力、最可依賴的根基。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