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討論] 成年人的生活真相,藏在這三點裏

成年人的生活真相,藏在這三點裏

01
  成年人“分手”潛規則:
  不回消息
  成年人的友誼看似堅固實際上卻很容易破碎。
  相逢一場,好聚好散,保持體面,是每段友誼的代名詞。
  有的背叛,不必宣揚
  想到席慕容說過的一段話:
  “我們離回憶太近,離自由太遠。成年人的友誼念念不忘,只是愛上回憶。可一次猶豫、一次背叛卻足以讓它枯萎。”必利勁
必利勁效果
必利勁膜衣錠
  作為成年人,我們早已習慣失望,那些枯萎的友誼就這樣靜默地埋葬在心裏。
  我們不宣揚背叛,不是我們不在意,而是覺得不值得。時間和精力,要留給更對的人。
  人生聚散,只是常態
  有人說,
  “我對朋友這四個字的理解很簡單:我在路上走著,遇到了你,結伴一程。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該分手時分手,該重逢時重逢。
  你是我的普通朋友,我不奢望咱們的關係比水更淡泊,比酒更香濃。惜緣即可,不必攀緣。
  有的人只是生命中的匆匆過客。
  可能不只一次在深夜清理好友列表——很多曾經無話不談的好友突然變成列表裏一個有些陌生的頭像。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裏寫到,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
  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對的人,終究會相逢。
  02
  想看清一個人的修養,
  跟他吃頓飯
  錢鐘書先生寫過一篇名為《吃飯》的散文,文章表層是寫千姿百態的吃相,深層則是坦陳關於人生處世哲學的思考,簡而言之即為“吃飯見品性”。
  越是有成就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更為得體。
  有一次,餘秋雨約國學大師季羨林吃飯,在赴約之前,季羨林專門給自己捯飭了一番,身旁的秘書說
  “不要換了,餘秋雨是您學生輩的,不用這麼禮貌的”。
  季羨林說:“那怎麼行,這是尊重他人。”
  “人總是選著自己的喜好,這喜好往往與自己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所以從一個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實際上,我們在尋找廝守一生的伴侶時,其實也是在找志趣相投的飯友。
  陳丹青說:“所謂教養,所謂禮貌,全看小事情。”而吃飯這件小事情,往往就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格。
  03
  節制欲望,你會活得更高級
  周國平說:
  “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寬闊。”
  餓鼠效應
  臺灣作家梁實秋,有一次和朋友們一起吃飯。
  梁先生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帶甜味的熏魚、冰糖肘子不能碰,什錦炒飯不能吃,因為澱粉會轉化為糖。
  最後,服務員上了一碗八寶飯,大家也想當然地認為他不會動筷,因為八寶飯不僅有糖還有澱粉。
  但出乎大家意外的是,梁先生卻津津有味地品嘗起來。
  面對大家的疑惑,他解釋說:
  “我前面不吃,是為了後面多吃啊;因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計畫著,把那配額留給最愛。”
  這就是餓鼠效應,即適當節制,發展良好;過度放縱,早衰短命。
  作家海明威所說:
  “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蔡瀾這樣說,
  年紀大了,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儘量地少說假話,少騙人。
  我們會發覺講真話,是多麼的舒服,多麼的過癮。在我自己的例子,竟然可以用講真話闖出一個名堂。
  老,必須老得莊嚴。
  老,一定要老得乾淨。
  老,要老得清香。
  年輕人說:你們老了。
  不,不,不,不,我們不會變得更老,我們只會變得更好。
  但願自己能像紅酒,越老越醇。一股香濃,誘得年輕人團團亂轉。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