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討論] 花未全開月未圓,最是人生好境界

花未全開月未圓,最是人生好境界

有一首禪詩這樣說:
  花未全開月未圓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憐。
  這是禪宗推崇的人間最美的境界。花兒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亮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花未全開、月未全圓,仍使人們的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雖然人們看到的事物大多是不完美的,但還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都一心想追求完美。
  這首詩勸導那些愛鑽牛角尖的人們,不要總希望任何事情都能隨心所欲,達到完美,要知足常樂,不然就會讓自己時常憂煩。
  提及“花未全開”,人們自然想像到那花苞綻放,七八分開時的幽香、朦朧、羞澀和瑩潤的情景之美。
  說起“月未全圓”,我們也自然會想到每月的農曆十三、十四那將圓未圓的明月。想起那“月兒明,風兒靜,樹葉遮窗櫺,蛐蛐兒叫錚錚,好似琴弦聲”的美好意境。
  人生之花,也是如此。
  曾國藩的一生,把做人的意境發揮到了最佳,真可謂是“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最美呈現。
  他把“花未全開月未圓”的美好境界作為一生的追求,經常在心中反復念叨:“凡事留有餘地,得意不宜再往”,“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為文不求傳”。他滅了太平天國,功成名就,卻一不貪功勞,二不戀職位,從不渴求自己“花全開,月全圓”,的那一刻,五十五歲時,就辭去一切職務,提前退休。
  有人曾這樣評價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白落梅說:“過度的清醒,會讓人覺得薄涼冷漠;過度的沉醉,又會讓人感到浮淺迷離。所以,完美的人生,應當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明智的人生選擇,往往都是在“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時精彩謝幕。必利吉
  水滿則溢,花開則謝,月盈則虧。世間之事常常毀在“滿”時  , 美在“半”時。半苦半甜,才是生活;半笑半淚,才最真實;半得半失,才得圓滿;半人半我,才得自在;半醒半醉,才是大智。
  有一種尺度叫分寸。為人處世,事不能做絕,話不要說盡。做事,要給別人也是給自己留下轉還的餘地;說話,要給別人留有情面,要讓別人有臺階可下。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予人快樂就是予己快樂。
  人在大紅大紫的時候,要把握住讓自己恰到好處;人在春風得意的時候,要想到有個詞叫物極必反;人在風光輝煌的時候,要告誡自己慎言慎行。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  
  花未全開月未全圓,是人間最佳最美的景色,也是人生最高最好的境界!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