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公告] 餘生,記得學會討自己的歡心

餘生,記得學會討自己的歡心

作家張小嫻曾說:要是無法討好全世界那就首先討好自己吧。別等憔悴了才知道要對自己好討自己歡心永遠沒有太早和太遲。必利勁
印度必利勁
必利勁效果
  如果有人問:有生以來,你討好最多的,是別人還是自己呢?完全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一輩子討好最多的都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其實,真正實惠的人生,應該是取悅自己,善待自己。
  記得有位禪師這樣開導別人:白天開放的花,都是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讚賞。而這夜來香,在無人欣賞的情況下,依然開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為了讓自己快樂。
  我們經常說,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究竟怎樣活才是自己喜歡的模樣?那就是聽從自己的內心,保持身心的獨立,不虧待別人,更不委屈自己,活得陽光快樂。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委屈自己、取悅別人純粹是因為愛;而有時候,委屈自己、取悅別人只是為了取悅”: 下屬見了上司,總是陪著笑臉,說著好話,唯唯諾諾,畢恭畢敬,誰能說這裏除了禮貌和尊重,沒有取悅
  有時候,有的人出於無奈,對自己本來不喜歡甚至很討厭的人,陪高就低,討好奉承,難道自己心裏會舒服?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取悅司空見慣。父母生氣了,做兒女的要變著法兒討他們歡心;兒女不高興了,當父母的也常常放下架子,甚至不顧尊嚴,哄著孩子高興;夫妻之間吵鬧了,雙方也是能忍且忍,以不太情願的笑臉和好言好語,相互勸慰著,直到和好如初。
  取悅別人,也許是為了親情,也許是為了愛情,也許是為了友情,但更多的還是為了和諧,為了日後的路好走。也不可否認,有些取悅中包含著無奈或委屈。
  與其努力取悅別人,不如實實在在地取悅自己。與其活在別人的看法裏,不如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要奢望別人會給你什麼,自己不努力什麼都沒有,別人再有,不如自己有,靠誰也不如靠自己。努力得來的是理所當然,領取別人的是虧欠不安。
  任何人幫得了你一時,幫不了你一世。不要依靠,不要祈求,祈求也只是一種安慰。自身的強大才是硬道理。
  不要極力討好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和你不喜歡的人,你做得再好,也會有討厭你的人。喜歡你的人,根本不需要你去討好。
  學會取悅自己,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優秀。你是鮮花,蜜蜂才來采蜜;你是梧桐,鳳凰才會來棲;你是大海,百川才會來聚。
  真的不要去追一匹馬,你如果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能吸引一批駿馬奔你而來。不要刻意討好任何人,與其苦費心機地去取悅別人,不如用這個時間去提升自己,等到你真正的優秀了,便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最後,想用周國平的話告訴你:在人世間的一切責任中,最根本的責任就是真正成為你自己,活出你獨特的個性和價值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