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員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21-6-23 11:33 只看該作者
給人生留個缺口(深度好文)
01
曾看過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感觸頗深。
有位青年事事都喜歡追求完美,但又因做不到而時常焦慮不堪。
因此,他特地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求教。
老禪師並未言語,而是讓他拎著兩個水桶去河邊打水。
青年滿心疑惑:
“這兩個水桶都是有缺口的,怎麼能拎滿一桶水呢?”
禪師微笑著說:
“你只管拎著它們去,但請記得留意道路兩旁。”
他盡力將兩個水桶打得滿滿的,可奈何還是一路走一路漏。
眼看著桶裏的水越來越少,青年感到十分懊惱,突然他想起老禪師的話。
青年猛地抬起頭,眼前的景象讓他驚呆了:
道路兩旁盛開著一簇簇嬌豔欲滴的花朵,時而幾只蝴蝶翩翩起舞,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五彩斑斕,讓人看了心曠神怡。
再低頭看看那兩個破水桶,原來從缺口處潺潺流出的水,恰好灌溉了路邊的花朵。
青年恍然大悟,完整的水桶未必是最好的,有缺口的水桶也未必百無一用。
每個人都嚮往理想中完美的自己,總是覺得圓滿無缺才是最好的狀態。
而並不那麼完美的自己,就像是一道裂痕,時刻提醒著自己:
不夠高、不夠瘦、不夠帥、不夠美,不夠聰明、不夠有錢……然後陷入到一種自責自卑的情緒中。
古語有雲:“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人也是一樣,沒有誰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點,可那未必是一件壞事。
只要換個思維和角度,弱勢也能轉化成獨一無二的優勢。
不必刻意追求完美。
給人生留一個缺口,也是一門為人處世的藝術。
02
明朝史學家張岱在《陶庵夢憶》中有言: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意思是,如果人沒有個小癖好,那就很難說這個人重感情;
如果人沒有點小毛病,看起來完美無瑕,那一定是很虛偽,沒有真氣,不值得與其交往。
生活中,我們總是想做到最完美,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但如果太過刻意,往往會適得其反。
前幾天,聽朋友講了這麼一件事。
公司新來了一位女同事,每天都化著精緻的淡妝,穿著也非常講究,頭髮絲兒都像是精心梳理好的。
儘管年齡不大,但是說話、辦事都滴水不漏。
大家一起閒聊的時候,她也是講一些囫圇話,中立之餘又不會惹到任何人。
朋友說:
“你簡直看不到她身上的缺點,或者有什麼疏漏,至少她表現出來的樣子都是‘完美’的。”
如此“完美的人設”,卻沒有讓她收穫好人緣,一些同事甚至開始漸漸疏遠她。
人際交往中,我們希望跟別人相處是真誠且平等的。
而那些精雕細琢後的完美展示,就像是博物館裏的昂貴名畫,讓人望而卻步。
社會心理學中有一個效應,叫做“暴露缺點效應”。
說的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適當暴露自己的小缺點,可以拉近你跟身邊人的距離。不但不會形象受損,反而會更受大家歡迎。希愛力
印度希愛力
希愛力雙效
正如莎士比亞在《量罪記》裏講的: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
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些小小的缺點,更顯出他的可愛。”
真正的聰明人懂得藏,不是藏“拙”,而是藏“慧”。
花看半開,酒飲半醉。事不求全,人不求滿。
這是一種成熟的智慧,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