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觀不合更可怕的,是認知不同
莊子·秋水》里,莊子和惠子在橋上有段對話:
莊子說:“鲦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真快樂。 ”
惠子卻說:「你不是魚,豈知魚是否快樂呢? ”
莊子回復:「你又不是我,怎知我是否懂得魚的快樂呢? ”
惠子又說:「我不是你,本就不知你的快樂,你也不是魚,當然也不知魚的快樂。 ”
這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出處。
世間紛繁複雜,你無法理解的觀點,可能旁人覺得合情合理;
你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或許別人認為不可理喻。
周國平曾說:
一個人如何對待持有不同觀點的人,比他自己持有何種觀點更能反映他的文明程度。
三觀沒有高低對錯,只有同與不同。
當一個人認知足夠高時,就會明白,人生並非只有一種活法。
圖片
1
妄議別人,無知偏見
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們經常不自覺地把自身的個性、喜好、觀念投射到別人身上,以為對方也有同樣的特徵。
這就是著名的「投射效應」。
具有這種思維的人,往往很容易出現認知偏差,習慣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
卻忘了以己度人,對別人妄加評論,不僅惹人厭煩,還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偏見。
春藥 春藥是什麼 春藥用法 春藥使用方法 春藥哪裡買 有效春藥 乖乖水 聽話水 失憶水日本春藥 日本性奮劑 FM2 瀰漫之夜 DDK迷姦粉 金蒼蠅迷情液 一滴銷魂催情水 卡宴催情水 日本淑女剋星 春藥怎麼用 媚藥
很多人不知道,才華橫溢的大詩人蘇東坡,也有“才疏學淺”的時候。
一次,蘇轼受邀去王安石家中作客,恰逢他有事走開。
他在庭院隨意閒逛,看見王安石書房的門半掩著,遂踱步而入,想提前見識他的新作。
誰知這一看,蘇轼心中大喜。
他發現王安石的新詩中有一句「黃犬花心卧,明月枝頭叫」。。
便認為王安石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不明:「大黃狗怎能跑到花心上? 明月又如何叫喚? ”
於是他不假思索地將詩修改了一番:「黃犬花蔭臥,明月枝頭照。 ”
沒過多久,蘇轼就遭貶謫,流放途中路過一個偏遠山區,看見當地有一種小昆蟲叫“黃犬”,本地人還管一種夜間鳴叫的小鳥為“明月”。
頓時,他羞愧不已:明明自己目光狹隘,孤陋寡聞,還對別人肆意點評。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屢見不鮮:
你喜歡看公號上的文章,他嘲諷地說:這些雞湯文有啥用,純屬浪費時間;
你想培養一項副業,他不屑地評價:現在到處是副業的行銷,別被人坑了;
你在大廠連軸轉,他不停勸說:那麼辛苦幹嘛,幹得再好不還是一個打工人。
心理學家麥基說: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想法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暗示,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行走人世間,不是所有人的思維、習慣都與你合拍。
遇見三觀不合的人,別妄下結論; 當別人有不同想法時,別著急議論。
你可以發自己的光,但不要去滅別人的燈。
2
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羅翔教授曾說過一段話,讓我感觸頗深:
一個農夫來到城市,不懂交通規則,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麼叫交通規則;
一個城裡人到鄉下,分不清麥子和稻子,你也不能說他笨,他只是沒接觸過。
所以,遇到與自己觀點不一樣的人時,就應該本著一種求同存異的心,不要帶有知識的優越感。
你會發現,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沒有看不慣的事,也允許別人與自己不同。
近代文學史上,魯迅與林語堂之間長達十年的友誼,無人不知。
但兩個人的寫作風格卻大相徑庭:
林語堂擅長以幽默文字評述各種現象,曲折地表示對現實的不滿; 魯迅的寫作則一貫認真嚴肅,粗粝尖銳。
但這絲毫未影響兩人之間的交往。
1932年,林語堂創辦半月刊《論語》,主張以輕快的文字來評論各種社會現象。
魯迅卻不認同林語堂的辦刊理念,還連寫了多篇文章規勸,認為國人也不長於“幽默”,而現在又是難以幽默的時候。
面對如此犀利的批評,林語堂並未生氣,而是選擇尊重朋友,繼續以編輯身份向魯迅約稿。
1936年,魯迅因肺結核逝世。 四天后,林語堂誠摯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吾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